發布日期:2022-02-28 瀏覽量:...
近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《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》,并發出通知,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。
意見中提到:組織青少年瞻仰參觀革命博物館、紀念館、黨史館、烈士紀念設施,老少攜手開展讀書、征文、演講、展演、夏令營冬令營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教育活動。
用好青少年宮、兒童活動中心、博物館、陳列館、檔案館、文化館、圖書館、美術館、科技館等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基地,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動性和直觀性。
孩子們春天的第一站是校園,第二站可以走進博物館了。
隨著國家對文化建設的大力支持,文博與展陳行業也開始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春天。
博物館數量也隨之增加,觀感體驗也逐步升級,以至于像“元宇宙”“靈境”等網絡熱詞都是虛擬現實的美好定義。
博物館作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集中表現,作為精神文明、物質文明傳承的載體,肩負著弘揚民族文化,振興民族精神的艱巨使命。
同時也肩負著引導青少年學習與傳承中華文化,樹立正確的價值觀,培養一批又一批極具愛國情懷的青少年。
為了響應國家號召,全國各地也開展了豐富多樣的青少年教育學習活動,其中四川、陜西、甘肅等地都以地方文化為特色,開展了趣味十足的實踐活動,還制定了特色教育政策。
01
博物館青少年教育必不可少——四川 SI CHUAN
2021年,四川省印發《關于利用博物館資源加強文博教育的通知》,全省108家博物館開發了230個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項目等。
要鼓勵博物館圍繞中小學教育特點,設置適合學生學習的場館教室、活動空間和實踐基地,配備必要的教育設備、學習資源和專業人員。
在設計實施陳列、展覽項目時要充分考慮青少年教育需求,在進行藏品數字化、智慧博物館建設中,要兼顧青少年教育功能。
話不多說,上展館。多個具有教育意義的展館在川內落地,從國防、法制、廉潔、警示等多方面制定了專屬教育基地。
全省首個青少年廉潔教育廳
▼
蓬溪國防教育基地
▼
馬爾康市未成年人警示教育基地
▼
壤塘縣“格桑梅朵”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
▼
02
復刻文物之路,實踐學習最重要——甘肅 GAN SU
近年來,甘肅省各級博物館積極探索,扎實開展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,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社會教育項目。
體會原汁原味的傳統技藝
“博物館之旅·體驗的快樂——敦煌彩塑制作技藝體驗課程”,是從敦煌莫高窟宕泉河河床上取下土塊,讓同學們體驗一系列砸土、篩土、和泥、印模翻制、敷彩等環節,親身制作傳統工藝彩塑。
印模翻制
課程依托莫高窟內形象生動的影塑實物以及考古出土的模范,結合文獻資料及殘存彩塑復原千年影塑制作技藝并傳授給學生。
從材料選擇到制作技法都嚴格遵循古代工藝程序,力求還原歷史本來的面貌,讓學生體會原汁原味的敦煌技藝。
感知古老科技的魅力
在“神奇的活字印刷術”活動中,學生們首先參觀了“中國古代印刷術”專題展覽,了解中國古代書寫方式的演變、深入體會蘊含在活字印刷術中的匠心和智慧。
并帶領同學們切切實實體驗了一把活字印刷的排版、選紙、上墨、敷紙、平整、捶打、揭紙等過程。
活動讓孩子們觸摸歷史,感受漢字之美、感受古人的奇思妙想,感受中華文明的悠久與厚重,提高了孩子參觀博物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。
03
“互聯網+博物館教育”新模式——陜西 SHAN XI
在實施文物惠民工程中,陜西率先將博物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,博物館面向中小學生集體預約免費。
各館逐步形成以常態化公眾教育、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和特色研學教育三位一體的博物館教育工作格局,建立起上下一致、聯動有序、內外協同的“互聯網+博物館教育”新模式。
疫情當前,博物館線上課堂的作用有了用武之地,并持續推出具有陜西特色的“秦俑百問微課堂”“云講國寶”“陜歷博微課堂”等新媒體傳播活動。
200余項線上展覽+3000余項文物知識、視頻講解、互動體驗,讓文物“活”起來了。
作為展館建設與傳播者,我們必須創造青少年參觀的有利條件,提供優質的策劃內容與展陳形式,為青少年教育展館建設做貢獻。
版權所有(C)四川博達展覽 技術支持: 狼途騰.人人幫